——《南京照相馆》电影观后感
南京照相馆的暗房里红光流淌,显影液如血渍般漫过底片,血光笼罩的南京映入眼帘,到处哀嚎遍野,宛如人间炼狱……
宋班长在显影的底片上看到自己唯一的弟弟被日军残酷地杀害,从愤怒失控到觉醒反抗,为让阿昌不失去“利用价值”,为让照相馆的幸存者将日本人残暴的“罪证”公之于众,与日本显影师同归于尽。
他的牺牲,震撼了照相馆里每一位幸存者的心。他们原本都只是这个古城里普通的一员,他们原本都只是想要活着——邮差阿昌为了活着冒用照相馆学徒的身份,化名“阿泰”,帮日本人冲洗照片;照相馆金老板为了活着,拖家带口躲在地窖里,偷偷教着阿昌为日本人冲洗照片;毓秀为了活着,给日本人唱戏;王广海更是为了活着,对日本人卑躬屈膝,用翻译技能换取生存机会。
他们每个人面对日军的残暴,都是恐惧的,但即便他们恐惧到发抖却依然迈出了反抗的脚,虽然害怕到极致,却依然伸出了救援的手。他们的觉醒不是高光,而是颤抖中的选择,日军的残暴让他们颤抖,让他们奋起反抗,让他们渐渐地不畏身死,将日军残暴的“罪证”底片缝在衣服里,相约谁能逃出去,一定要将“罪证”公之于众。
鸡鸣寺的鸡不鸣,莫愁湖的愁更愁。寺庙里的和尚被当作了军人杀害,湖泊里的水也沾染了鲜艳的红色。城市的记忆已不再是市井里的烟火,而是悲痛的记忆在时间里结成的伤疤,如钝刀子割肉般,沉积在胸口,这些伤疤需要被看见,才能真正开始愈合。
炮火连天的画面是震撼人心的呐喊,穿越时光,震耳欲聋,那些底片留存的故事警醒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,要铭记历史,奋发图强!(朱德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