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聚焦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煤电新闻 > 媒体聚焦

降本增效“添动力”自主创新“筑根基”

信息来源: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 2025-09-15

福建煤电公司龙潭煤矿机电队节能降耗有妙招

本报讯 今年以来,福建煤电公司龙潭煤矿机电队以“降本、提质、增效”为主线,聚焦生产痛点与成本管控,通过引入新设备、盘活旧物资、优化管理制度等多项举措,打出一套降本增效“组合拳”,为矿井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转注入强劲动力。
  针对矿车维修班人员年龄偏大、传统人工更换轮对费力低效的难题,八月份,机电队精准引入一台“新帮手”——微型电动葫芦。该设备体积紧凑、动力强劲,可高效完成轮对起吊与精准对位,不仅缩短了维修时间,还降低了作业安全隐患,让维修人员告别繁重体力劳动,破解了长期制约维修效率的瓶颈。
  “此前,传统人工更换方式不仅费力,还存在效率低下瓶颈。现在有了这台‘新帮手’,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了。”机电队副队长陈剑文说。
  在废旧物资回收复用领域,该矿深耕“变废为宝”文章,将修旧利废理念贯穿生产全流程。电焊师傅将井下回收的旧工钢重新切割焊接,改造为符合井下需求的连杆棚支架与撑杆支护,既节约采掘成本,又提升井下支架巷道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;维修人员对旧猴车托绳轮更换轮衬轴承、修复皮带机托辊损坏部件等,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,让废旧设备重焕生机;创新性地将旧矿车底座与新半圆形车底焊接复用,大幅提高矿车完好率与车皮周转率,为后勤保障筑牢基础。
  此外,该矿还依托自主创新降低成本、提升效能。机修人员针对井下采煤环境,自制风镐变头,减少气流冲击与振动,延长风镐使用寿命;电焊师傅用角钢材料自制井下风门框,相比采购不仅大幅降低成本,且结构更稳固,有效降低漏风率,保障通风系统稳定;通过给耙岩机耙槽加焊扁铁,减少底板磨损,延长易损件“寿命”。
  同时,对新购进矿车统一编号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,赋予矿车“数字身份证”,实现运行状态实时监控与数据统计,全面提升设备管理精细化水平。
  “我们队通过开展‘机电设备抢修不过班’活动,建立限时抢修机制,确保每日更换的矿车轮对当班修复,井下设备抢修及时有效,保障车皮正常运转和设备运行完好,为上半年‘双过半’目标达成提供坚实支撑。”机电队长林永星坦言。
  从新设备“减负提效”到旧物资“循环增值”,从管理制度优化到自主创新赋能,该矿机电队以“小投入”撬动“大效益”,不仅节约了大量采购成本,更强化了自主维修与创新能力,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。 (陈思忠)

——摘自《福建能源报》2025年9月12日(总第586期)四版倒头条
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【浏览次数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