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然的一次机会,在孩子幼儿园接触到一场关于亲子关系的沙龙课。虽然课程时间不长,但参加沙龙课的家长们都由衷感到这场沙龙课很赞,因为沙龙课的内容涉及到几乎大多数家长都共同面临的一个话题,那就是关于孩子的教育。
“我家的孩子做事就是很慢,做作业要花一整个晚上。”
“我家的孩子脾气太暴躁了。”
“我家的孩子总是爱看电视。”
“我家的孩子太自私不懂得感恩。”
无形中,当孩子渐渐长大,慢慢显现出一些在家长看来“不乖”、“不听话”的行为时。作为家长的我们,嘴上心中都觉得自己是无条件爱孩子的,之所以孩子身上会出现各种问题,有的觉得原因在于孩子,有的困顿不得其解。
习主席提出,“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的变化,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重视家庭、重视家教、重视家风。”
是的,大家都知道家庭建设很重要,家教很重要,当每家每户都在抓孩子教育这件事的时候,时间一长似乎都遇到了几乎千篇一律的问题。
会爱才是真爱,如果对孩子身上一味投入没有规则的爱,就会慢慢变成无条件的宠爱和溺爱,这样反倒对孩子造成了伤害。
当沙龙课上,老师在讲解孩子0-3个月、3-10个月、10-16个月、16个月-2岁半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心理营养时,不禁回忆和对照起自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,突然发现自己好像错过了很多。
“一个孩子的自信,父母要完成三万次的赞美。”
“父亲一句话的力量是妈妈的50倍。”
“不要试图培养一个完美的孩子。”
其实,一句句经过实践检验得出的至理名言,的确是“法宝”。为人父母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路上,想要将这些有用的“法宝”恰如其分的为我们所用,还需要在父母学习的路上走的更远。一手是爱,一手是规则,只有智慧的父母、卓越的父母,才能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。